说明丨所有信息均基于官方资料和个人分析编写,文章结尾附有参考出处和相关图片,特此告知。
说到隔壁的朝鲜,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词儿,多半是穷、发展慢、与世隔绝、思想陈旧,还有让人忍不住叹息。
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,朝鲜的首都平壤,其实在1960年代就建成了全球最深的地铁网络。这套地铁系统一直用到现在,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。
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,在20世纪70到80年代,朝鲜的经济实力曾经非常强劲,甚至在某些年份还一度领先于当时的中国。
令人惊讶的是,在1980年代,朝鲜几乎就要跻身发达国家之列了。
那么,为什么仅仅过了三十多年,朝鲜就变成了一个经济状况这么差的国家,老百姓的收入平均只有几百美元?
按照人类社会的演进轨迹,这种开历史倒车的情况很少发生,除非是遭遇了惨烈的战乱,或者是政权持续处于混乱状态。
不过大家都很清楚,从1950年代那场朝鲜战争结束以来,朝鲜的地缘政治局面一直比较平稳。虽然它和韩国的关系时好时坏,但双方并没有真正打起来。
金家在朝鲜的掌权地位已经牢固到难以撼动,从某种角度来看,他们几乎完全掌控了整个国家,这种统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绝对的独裁。
朝鲜曾经是一个快速发展、充满希望的国家,如今却陷入人民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的困境,这种巨大转变的背后原因是什么?
现在,让我们一起穿越回1990年代,回到那段被朝鲜政府称为"艰难跋涉"的困难时期。
【官方的“苦难行军”】
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段,朝鲜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苦难行军”时期。
这场被称为"艰难岁月"的灾难,朝鲜官方用了比较含蓄的说法来描述。它不同于其他国家曾经遭遇的饥荒,而是发生在三十年前的朝鲜北部,而且整整延续了十年时间。
有确切记录表明,这场百年一遇的大饥荒从1994年开始,持续了整整十年,直到2004年才逐渐平息。
读到这里,很多人可能会纳闷,究竟是什么样的饥荒,竟然能延续整整十年?
真实情况是,1994年到1998年那会儿,朝鲜确实闹过粮荒。那时候连年发大水,庄稼收成特别差,农业损失惨重。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,吃不饱穿不暖,生活特别艰难。
自然灾害引发的饥荒只是这场“艰难历程”的开端,接下来的困境,则更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。
在深入探讨之前,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那场被世人称为“苦难行军”的艰难时期,对朝鲜造成了怎样深远的影响。
朝鲜是个对外界高度封锁的国家,关于那次大规模饥荒的具体情况,外界只能通过多种渠道的信息拼凑出来,官方并没有提供任何正式的数据。
根据韩国统一研究院的调查数据,1990年代初期,朝鲜约有420万人面临食物短缺问题。然而,仅仅过了几年,到1990年代中期,这个数字就迅速攀升到了700万人。
到了2003年,吃不饱饭的朝鲜人增加到了780万,这意味着全国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在挨饿,或者营养不良。
韩国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,在朝鲜“苦难行军”那段艰难时期,因饥荒导致的死亡人数估计在23万至39万之间,最高可能攀升至48万人。
换句话说,过去十年间,朝鲜因饥荒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在四十万左右。
据前朝鲜高层黄长烨投奔韩国后透露,在朝鲜那段艰难岁月里,因饥荒而死亡的人数接近50万,这当中有5万人是共产党员。
1996年11月,短短一个月内,就有10万人因饥饿丧生,其中不乏技艺精湛的工人。当时,朝鲜超过一半的民众因长期饥饿而体力不支,无法从事劳动,只能卧床休息。
不过,也有观点指出,之前估计的数字可能偏低,朝鲜那场大饥荒的实际死亡人数恐怕超过了一百万。
黄长烨回忆说,1995年朝鲜平安北道遭遇特大洪水,粮食短缺问题彻底显现。街上陆续出现饿死的人,还发生了为抢粮食而引发的暴力事件,包括抢劫和杀人。
这种情况在平壤市区已经很明显,而到了那些偏远的乡村,饿死的人几乎随处可见,城郊更是堆积了大量尸体。
朝鲜除了首都平壤,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经济落后、发展缓慢的偏远地区。
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,既然之前提到朝鲜在80年代经济状况良好,甚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,那为什么现在却以贫困地区为主?
说白了,朝鲜在80年代那会儿,经济状况还算过得去,但主要就集中在首都平壤这一块。更直接点说,钱都进了金家口袋,普通百姓的日子照样过得紧巴巴的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粮食短缺?难道只是天气不好造成的吗?
【“苦难行军”的原因】
2007年,世界粮食计划署驻朝鲜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,透露了关于朝鲜大饥荒的一些信息。
朝鲜的粮食生产面临一个大问题,他们的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,特别是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明显不足。
朝鲜的土地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公里,但其中能用来种地的部分还不到20%,这样的耕地比例在全球范围内都算是非常少的。
另外,朝鲜在化肥、农机设备和生产设施这些领域本来就比较落后,再加上应对干旱、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,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朝鲜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。
其实,就算1995年平安北道没有那场特大洪水,朝鲜每年夏天也免不了遭遇各种程度的水灾。再加上春天经常闹旱,秋天又常有台风来袭,这些自然灾害都是导致朝鲜粮食产量下降的重要因素。
说到这里,很多人可能都会产生疑问:朝鲜农业存在这么多不足,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集中精力去解决这些难题?
朝鲜的领导人难道不清楚该怎么做吗?他们完全可以集中精力搞农业机械,建水电站,或者把化肥农药的生产抓起来。
朝鲜以前之所以缺乏这种危机感,除了跟领导人的选择有关,还有个关键的外部原因,那就是苏联的影响。
朝鲜战争停战后,朝鲜一直靠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过日子,特别是苏联这位老大哥给了他们不少帮助。
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给钱那么简单,它涵盖了技术合作、能源供给等多个方面的帮助。
冷战刚爆发那会儿,朝鲜就拿到了苏联的经济和技术支持。苏联那时候搞了个叫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组织,自己说了算,专门给朝鲜打钱,帮他们在与外界没啥往来的情况下,自己养活自己。
苏联用几乎白送的低价石油援助朝鲜,朝鲜则用轻工业品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交换,换回武器装备和工业设备这些更有价值的东西。
上世纪70年代,朝鲜就对外宣称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,但这个工业化主要局限在重工业领域,像炼钢、采煤和发电这些行业。至于农业,朝鲜还是得靠经互会这个"老大哥"不断输血才能维持。
1975年,朝鲜的经济水平已经相当不错,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。相比之下,同期的韩国人均GDP还不到600美元,明显落后于朝鲜。
九十年代初期,朝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,至少在首都平壤一带是这样。
1991年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突然崩塌后,朝鲜的好光景也随之结束了。
由于失去了外界的大量支持,朝鲜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调问题彻底显现出来,特别是在粮食生产领域,朝鲜更是显得力不从心。
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一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席卷而来,瞬间摧毁了朝鲜的农业生产体系,这直接导致了1995年朝鲜大饥荒的爆发。
即便如此,还是没法说清楚朝鲜的"艰难岁月"为啥拖了整整十年才结束。
朝鲜那会儿虽然遭了水灾,但外面也给了不少帮助。只要他们能好好把种地的事弄起来,不至于让几十万人活活饿死。
朝鲜农业的根本症结在于,他们不仅没能让农业生产回到正轨,反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有传言说,那会儿庄稼收成不好,朝鲜的领导人金正日灵机一动,想了个主意。他觉得既然种地不靠谱,不如干脆把地整平了养牲口,这样大家吃肉也能填饱肚子。
如今听来这话像是个玩笑,可在当时的朝鲜,他们就是这么做的,并且毫不犹豫立即行动。
由于朝鲜领导人当时的政策决策失误,导致国内经济体系全面瓦解,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尽管朝鲜官方宣称已经摆脱了“艰难时期”,但这种说法更多是为了维护形象而做出的表面文章。
根据联合国2010年《全球粮食安全报告》显示,朝鲜依然被列入面临粮食短缺问题的国家行列。
根据报告数据,朝鲜老百姓吃不饱饭的情况相当严重,营养不良的人数比一般穷困国家高出两倍还不止。
即使没有具体数字证明,我们依然能明显感受到朝鲜当前存在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。
金正恩的身材属于偏胖。从身体外观来看,他有着比较圆润的体型。有报道指出,金正恩的体重达到了一定的水平,甚至被提及为 “重回巅峰,达到140公斤”。同时,他的身高约为170厘米。根据一般的体重身高标准,这样的体重对于该身高的人来说,可能被认为是偏重的。肥胖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,包括关节受损等。根据相关报道,金正恩因体重过高而关节受损严重,甚至需要卧床静养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体型可能被认为是不利于健康的。
根据提供的内容,这段文字来源于:
2013年4月24日,《凤凰周刊》报道了朝鲜大饥荒的内幕。当时,美国提供的儿童食品援助并未送到急需的孩子们手中,反而被军方优先截留,用于供应军队。
朝鲜逃难者回忆:饥荒时期,中国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-2015-07/1807:42参考消息网
德国媒体报道,朝鲜正经历百年罕见的严重干旱,但可能依靠自留地系统避免大规模饥荒。这一情况于2015年6月被报道,具体时间为凌晨2点45分,消息来源为参考消息网。
朝鲜的“繁荣”假象:一组未曾公开的真实画面——2013年9月22日,搜狐深度报道